打造娱乐天堂: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

bhdaily6年前 (2018-06-14)深度300

游戏场

上海既是个趋新的现代都市,业者急于引进新的娱乐项目并不足为奇。百货公司营运的前十年,旅馆、酒楼、游戏场是其娱乐事业的三大支柱;1920年代后期,跳舞和电影成为娱乐界的新宠儿,百货公司也纷纷设立。舞厅和跑冰场成为蔚为风尚的新娱乐。

舞厅

西方交际舞乃随着开埠传入中国,并以上海为盛。最初跳舞只是外侨社群的社交娱乐活动,少数受邀参加西人舞会的华人多抱以猎奇心态观之,卫道人士甚至认为:“西国男女,每于夜间会聚一处,跳舞为乐,殊属陋习。”民国肇建之后,这种“洋娱乐”开始流行,并出现营利性质的跳舞场所。一开始乃附设于高级旅馆内,如礼查饭店(Astor House Hotel)、派利西饭店(Plaza Hotel)、大华饭店(Majestic Hotel)、一品香中西旅社等,经营者以外商居多,亦以外侨或上层华人为主要客群,伴舞者则多以白俄或日本女子充任。1927~1928年可以说是上海跳舞风潮的“骤盛之点”,不但舞厅林立,各种关于跳舞的书籍大量发行,跳舞已构成许多上海市民生活的一部分。百货公司就在此一背景下涉入舞厅业。

百货公司最早开设的舞厅大抵是模仿西侨高级饭店,提供旅馆住客时髦的娱乐活动。永安公司大东舞场开幕之初的乐队即从卡尔登舞厅挖角而来。舞厅除了是跳舞场所,也是观赏表演的地方。例如,大东舞厅曾聘请俄国少女三人表演“模特儿舞”,该则报道亦称此表演为“裸舞”,按当时流行的“裸舞”,并非一丝不挂的舞蹈,而是穿着清凉的“艳舞”。并安排画灯舞和电狗比赛。新新公司则不定期更换布置,其中一项创意是进行“宫殿式改革”,甚而被称为“北平故宫化”。根据一名舞客描述:

觉高度比昔加高,而中立四柱,并不与舞地〔池〕发生妨碍。柱分三段,墙壁与音乐台均用暗射,时发各种异色之光。每值一乐奏罢,趣味盎然,而不涉呆板。所延舞女多粤籍。表示舞名之灯,现亦升高数度。地板作竹席纹,穷工极制,不仅直线板加电磨已也。门中发白光,在各灯俱闭时,有花晨月夕之致。教舍远图近者,皆趋新新,以谋心灵沉醉于美人怀抱中也。一昨偶与友往,顿觉耳目一新。

从这段引文看来,灯光、地板、音乐都是舞客注意的细节。事实上,时人大致从三方面来评判舞厅的等级:华丽舒适的建筑、美艳动人又舞技高超的舞女、令人一聆而技痒兴奋的乐队。也因此业者必须投资更多成本更新设备,以保持消费者的新鲜感。

舞厅业在上海蓬勃发展的同时,跳舞活动也逐渐走向大众化。根据时人的观察,上海舞厅分上、中、下三等,上等舞厅者每元3跳(即跳3支舞),中等每元5跳,下等有每元6跳、8跳、10跳,最多有16跳。表3-5为1938年上海舞厅资费一览表,以价格而言,永安、大新公司所设置的舞厅大约居于中等。

正因为舞厅业的利润日低,促使百货公司改变经营策略。例如,新新公司于1934年结束新新跳舞场,把原场地出租给曾任新新公司秘书的广东商人江耀章,开设大都会舞厅。1935年江耀章另觅空地,租地筑屋,定新名为“大都会花园舞厅”,成为上海四大舞厅之一。新新公司便将原场地租给国际舞厅,舞客由南京路、贵州路口进出,新新公司仅负责收租,不介入舞场业务。大新公司则自开幕之始,即决定不亲自经营舞厅,而是出租场地。与新新公司不同的是,承租人均以“大新舞厅”为名,不明就里者还可能误以为是大新公司的附属事业。

跑冰场

继舞厅之后,百货公司较大的附属事业投资是跑冰场,这也是1930年代中后期蔚为风尚的新娱乐。

“跑冰”并非源自外洋,清朝宫廷内即流行穿着铁鞋在冰上疾行的游戏,然而这在冬日积雪深厚的华北较为风行。上海开埠之后,冬天常见西人以跑冰为消遣,唯西风刮面,不免寒气逼人。1879年,西人引进“室内溜冰”的活动,在溜冰铁鞋上加上四小铁轮,穿之可溜于平地,并于广东路的天祥洋行机房楼上辟一场地,便于西国仕女偕往嬉游,可说是上海最早的轮式溜冰场。此后西人社群开始提倡这项运动,《北华捷报》甚至宣称上海出现一股“轮式溜冰的狂热”(the cult of roller skating)。“受到这波洋娱乐的影响,新世界、大世界、神仙世界等游戏场开始设立跑冰场。1918年新世界自美国购得溜冰专用地板,铺成广场。1920年大世界还举办“跑冰竞赛大会”,分为高级、儿童、妇女三组,比赛项目包括跑冰竞走、退后竞走、个人花式、两人携手竞走、四人接力竞走等。然而这项娱乐并未引起华人太大的兴趣,可能因为跑冰鞋皆为舶来品,价格昂贵,非游戏场顾客所能消费得起。例如,先施公司所售美国跑冰鞋价格最廉者为2.95元,最贵者11.5元,其目标市场绝非只愿花两毛钱上游戏场的中下层顾客。

1930年代后期,上海又见溜冰活动的兴起。根据时人说法,1937年底上海沦为孤岛,大量学校迁往租界,学生数额大增,却苦无适当的运动场所。跑冰鞋进口商从中窥见商机,说服游艺场主增设跑冰场,以应需求。1938年3月起,辣斐花园舞厅、大都会花园舞厅、大华舞厅先后开辟跑冰场,大受欢迎。为炒热这项运动,大都会花园还举办跑冰竞赛,吸引上千名观众。永安公司亦在此时加入跑冰事业,在新厦四楼开辟室内跑冰场,不但举行各种跑冰竞赛,邀请跑冰高手表演“惊人技术”,还以赠奖券吸引顾客,最高可获奖品100元。此外,大新公司在舞厅旁边也增设跑冰场。永安和大新跑冰场由于地点适中,布置新颖,相当受欢迎。据报道,永安所举办的跑冰比赛竟有数千人报名,其盛况不下于学校大会考。大新的特色是吸引不少外国水兵,其“醉醺醺东倒西歪的样子”,则是其他跑冰场所未见的奇观。

尽管新兴的跑冰场经常与舞厅相接壤,它所塑造的形象却与舞厅大相径庭。相较于跳舞被认为是引人堕落的“逸乐”,跑冰则是有益于身体与智慧的“运动”,可以训练耐心及恒心。特别有趣的是,多数跑冰的宣传均以儿童为主角。例如,《永安月刊》第四期曾刊登一则题为《高尚的游戏、健身的运动——跑冰》的文章,极力推崇其体育的价值,同一页下半部分则印有永安跑冰场的半价券,因此该文可以视为广告,文中特别登载“跑冰神童石中光”的照片。石中光是上海口琴家石人望之子,时年仅三岁半,在上海儿童跑冰比赛夺得首奖,因而被称为“跑冰神童”。《良友》画报也刊登其跑冰照片多幅,在照片的英文说明里还称之为“Master Wang”。在中英文报纸的宣传里,跑冰一直被赋予健康、活泼、强身的正面意义,“儿童跑冰”不但凸显了“五四”以来的“少年中国”精神,更证实了前章所谈日渐勃兴的儿童市场。

不过,跑冰终究未能发展成“全民运动”。尽管各跑冰场举办多次比赛以提倡这项运动,跑冰仍被塑造成“高尚仕女”的娱乐活动,而每小时四角至六角的入场费及一双至少六七元的跑冰鞋,价格亦不算低廉。更重要的是,任何一项活动要达成普及程度,不但需要一段时间推广,也需要相当的市场规模。然而在跑冰最风行的1938年,全上海只有8家跑冰场,远少于同时期的舞厅(28家)和电影院(33家)。同时,上海娱乐业推陈出新的速度很快,三四月间开始流行的溜冰,到七八月这股热潮就逐渐冷却,取而代之的则是消暑的游泳池。以致永安跑冰场开幕不到两个月,就以半价优待来吸引顾客。不过,可能因为竞争对手纷纷退出市场,坚持较久的永安跑冰场开幕第一年经营成绩不差,到1939年6月,营业总额达15万余元,以每张票六角计,平均每天顾客不超过640人。与每天接待数千人的游戏场相比,跑冰在上海娱乐业中仍属“小众”市场。

相关文章

百货行业风云变幻!数字化物流助推传统百货公司全渠道融合发展

百货行业风云变幻!数字化物流助推传统百货公司全渠道融合发展

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的观点认为:中国百货行业2019年CR3仅为5.2%,CR5仅为8.2%,行业极度分散,远远低于同期发达国家,行业集中度提升存在巨大空间;而另一方面,随着互联网零售渠道的崛起,...